我国是可再生利用资源(废物原料)进口大国,全国有废物原料加工企业3000多家,其中进口废塑料的加工利用企业数量近1600多家。但数据表明,进口废塑料目前已成为进境废物原料中环保风险最高的类别,进口废塑料问题丛生,急需加强管控。
随着国内经济迅速发展,对塑料制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塑料工业已发展成为门类齐全、产业链条完整的重要轻工行业,近几年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塑料制品生产国。与此同时,可再生利用塑料(俗称“废塑料”)的价格却相对较为稳定。以废塑料为原料生产再生塑料,比石油提炼的成本要低得多,并且适用于大部分的塑料制品,可以有效缓解原料供给不足的矛盾。
废旧塑料需求旺盛
我国作为可再生利用资源(废物原料)进口大国,全国有废物原料加工企业3000多家,而其中进口废塑料的加工利用企业数量最多,近1600多家。废塑料的进口数量占年进口固体废物总量的25%,每年800万吨左右。
我国废塑料的进口量年年攀升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目前我国回收体系不完善,整个社会的的垃圾分类意识也有待提高,这就造成我国废塑料的分类回收工作停留在原始的家庭小作坊阶段,并且由于国内废塑料的回收依赖于大量的人力,造成价格比进口废塑料的价格还要高。二是目前我国在宏观层面对废塑料的回收利用,主要是靠免征部分税收等经济手段,缺乏具体政策扶持,缺乏废塑料分类技术规范,缺乏对采购使用废塑料并达到产品安全要求企业的认定和鼓励。这些都导致了我国废旧塑料回收行业长期以来呈低水平徘徊状况,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回收企业。这就造成在国内难以找到大型的稳定的废塑料来源,特别是某些特定成分的废塑料。
风险巨大问题丛生
在检出环保项目不合格的废塑料中,主要存在两大类问题:一是来自中东及非洲地区的进境废塑料卫生情况堪忧。2011年至2013年,上海口岸连续截获了20批次来不同国家的不合格废塑料,主要问题是货物未经清洗干净,带有明显污渍,卫生状况差,部分货物甚至出现霉变现象。究其原因,可能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气候干燥缺水以及缺乏废塑料回收利用体系有一定关系。二是发现了多批恶性“洋垃圾”的情况。
目前我国废塑料行业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一,国内塑料再生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废塑料回收及再生利用企业普遍为中小型个体企业,存在技术水平低、回收渠道散乱、环保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其二,行业普遍对进口废物原料的法律法规缺乏了解:国内进口商在国外验货时并不注重环控标准,造成进口废塑料的环保状况参差不齐。有些企业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忽视环保问题,仅以廉价设备和廉价劳动力对废塑料作简单的初级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不仅会对工人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其产生的大量废水、废渣更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其三,对废塑料加工利用的监管不够有力,存在着废塑料进口许可证倒卖、进口废塑料转手倒卖等问题。其四,大规模投资、大环保投入、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模式尚未形成。
风险管控急需加强
为加强废塑料加工利用的污染防治,进一步完善废塑料进口管理工作,2012年以来,环保部相继出台了《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进口废塑料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这一系列规定反映了国家对废塑料行业整治力度加大,而这些规定的实行也将对我国废塑料市场产生深远影响:第一,要求从事废塑料加工的企业应具有更环保的处理设备,将加大塑料企业的成本支出,大型企业将更加容易得到政策支持,小企业逐渐丧失生存空间;第二,部分污染严重的小商户将退出市场,从业人员将减少;第三,废塑料再生产业园将发挥作用,最终代替传统的废塑料市场;第四,进口废塑料的减少将抬高塑料价格,另外塑料加工企业成本增加也将促使再生塑料价格上涨。
针对目前进口废塑料需求旺盛、规模巨大,而国内塑料再生行业并不注重进口废塑料环保风险的现状,笔者建议:一是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加强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培训,并组织专家对在一线检验检疫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使废塑料检验检疫工作更具规范性和有效性。二是可建立企业进口废物原料诚信档案。对于诚信度高、进口废物原料质量有保障、未发生过环保不合格情况的企业,予以政策上的支持。同时,对于诚信度低、进口废物原料环保情况不容乐观的企业,可建立“黑名单制度”,实行惩戒性措施。以此进一步加强对国内收货人的有效监管。三是加强与海关、环保部门的交流、合作。通过信息共享,业务交流,强化把关执法力度。四是对外加强进口废物原料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通过媒体、电子信息平台等方式,使相关企业及人民大众了解进口废塑料的高风险性以及险检验检疫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和维权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