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明晰建材行业,尤其是新材料行业的总体知识产权状况,迎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规划要求,本期“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大讲堂”专访了建筑材料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新型建材部部长、高级工程师、专利代理人王新捷,以期通过现状分析和经验交流,重视知识产权管理,为建材行业转型升级,强化自主创新服务。
建材行业属于工业行业,该领域的企业除了使用计算机软件而涉及着作权外,主要涉及专利权与标商权,又以专利权为主。总体来讲,建材行业是传统行业,而专利需要新技术、新产品。就国内而言,很多专利是传统技术的升级或既有产品的更新,全新的专利相对较少,专利权的申请、实施、转让、许可、管理、规划、诉讼还有待提高。
专利权的申请主体大致可分为四类:科研院所、企业集团、个人、外企。在“十五”规划之前,以科研院所为主体进行专利申请、转让、许可的情况较多,企业对此项权利并不是特别重视;“十五”规划之后,以企业为主体申请专利的情形逐渐增多,相关的专利类诉讼也在增加。以中国建材集团、中国建材总院、武汉理工大学为代表的建材行业的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专利申请数量在提高。改革开放以后,国外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其专利申请量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建材行业在知识产权运用方面存在人才短缺的情况,相关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一。大部分人员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常规意识,但缺乏处理具体事务的专业技巧,不知如何去做。比如,某院所每年都会申请大量专利,但只以普通技术转让的形式签订合同,并未进行专利实施等许可合同的签订,可《合同法》明确将技术转让合同细化为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技术秘密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四种类型,对合同形式的疏忽就可能带来较大的法律风险。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唯冠诉苹果案件就可能是具体操作人员专业知识缺失造成的。
建材行业系列化、系统性的关于知识产权的培训比较少,就具体问题有针对性的培训就更少,没有形成行业关于知识产权的整体性培训材料。而建材行业有很多上市公司,在公司上市前要进行无形资产评估,这就涉及专利权的申请、实施、管理、维护,通常一个技术是否申请多个专利,会对无形资产的评估产生较大影响。例如,水泥行业有粉磨机,如果只将技术参数和专利申请设定在水泥行业,而非多领域更上位概念的专利申请,对无形资产评估的增值作用就比较小。相反,如果也考虑了其他行业的应用,在专利申请时将技术参数设定为细粉粉磨装置,就可以应用在非金属矿等多个领域,对无形资产的评估增值有较大的帮助。
建材行业在规避专利侵权方面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在建材产业园与企业发展过程中注意避免侵犯他人专利权,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法律风险。众所周知,技术、产品、市场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但某些投资方案,只偶尔提及知识产权问题,没有与其重要性相对应、相符合的相关规划。
在科技发展中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有三点很重要:第一是品牌,品牌与专利密切相关;第二是竞争,强化专利管理是非常好的市场竞争手段;第三是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要领先。需要明确的是:因为标准是公众执行、公开无偿使用的,而专利是保障专利权人应该享有的权益,所以专利技术进入标准体系时,应放弃一部分保密技术以符合标准可为公众使用的需求。在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下,专利与标准的对接对企业的发展十分关键。
我们应该以全生命周期的视角来看待专利,在专利管理的系统运用方面将其分解为研发、成果、申报、实施(生产)、销售、管理、保护、改进、再循环等阶段,从整体观念出发,全方位地做好专利管理,充分发挥专利的作用,国内已有综合型科研院所积极做好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系统管理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相关成果得到相应奖励,值得在行业内进行交流借鉴。
在系统的专利管理中,尤其要重视专利文献,专利文献是法律文书,其呈现的专利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专利时效、法律状态应引起大家更多注意。专利权失效或公告后,其技术就是公开的。经常阅读、参考他人的专利公告有助于了解行业新技术及新产品动态,更有利于企业技术的创新发展。
根据20多年的专利和知识产权事务处理和管理的经验,王新捷最后强调:随着建筑材料和新材料技术更新发展的快速前进,以及各单位逐渐重视知识产权的趋势,市场的竞争和知识产权纠纷逐渐增多;我国一直大力推荐自主创新工作的开展和深化,国家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近期也发文强调要加强行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王新捷呼吁尽快建立建材行业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做好行业规划、知识产权事务、培训、行业交流会展、专利实施促进、国内外交流、行业综合管理等知识产权系统性工作,形成建材行业知识产权的专业化、系统性的管理体系;呼吁媒体对建材行业的知识产权进行更多系统性、系列化的深度报道,通过多方努力更好地促进建材行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
专家介绍:
王新捷,建筑材料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新型建材部部长、高级工程师、专利代理人。1992年取得专利代理人资格,主持过“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专利代理室”和“建材专利事务所”的专业工作,先后代理各类专利及诉讼约500项。
|